有的小伙伴打算辭職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自己給自己打工,雖說知道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己交社保但心里會犯嘀咕,自己交社保等到退休時養老金會不會比在單位交社保領的要少?相信不少人都有這個疑惑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撥開迷霧,首先說下單位參保和個人參保有什么區別。
1、繳費主體不同
單位參保: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應由單位辦理職工參保,由單位和職工共同承擔社保費。
個人參保:未在單位就業的,都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由本人承擔社保費。
2、繳費基數、繳費比例不同
單位參保:單位應按職工個人上月工資(或上一年月平均工資)如實申報繳費基數,社保經辦機構按上一年度四川省城鎮全部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簡稱“全口徑省平工資”)的300%和60%分別確定繳費基數上下限標準。
繳費比例是24%,其中單位繳費比例為16%全部計入統籌基金,個人繳費比例為8%全部計入個人賬戶。
個人參保:按上一年度全口徑省平工資的60%、80%、100%、150%、200%、250%、300%核定,個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繳費比例為20%,其中12%計入統籌基金,8%計入個人賬戶。
3、女性領取養老金年齡不同
單位參保:在生產、經營、服務崗位上工作的女職工年滿50周歲,在管理、技術崗位上工作的女職工年滿55周歲;女職工在上述兩類崗位變動,在新崗位上工作滿2年以上的,按新崗位的退休年齡執行。
個人參保:女性年滿50周歲(原管理、技術崗位的女職工離職后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的,個人繳費須滿兩年)。
那是不是單位參保就比個人參保領的更多一些呢?當然不是!雖然單位參保和個人參保有所不同,但養老金待遇的計發辦法都是一樣的。養老金待遇是根據每個人參保繳費期間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退休時養老待遇計發基數等,按照統一公式逐一計算的。
因此,無論是隨單位參保,還是個人身份參保,在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等因素相同的情況下,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是一樣的!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
- 上一篇:領取失業保險金和繳納養老保險費相互影響嗎?
- 下一篇:試用期能繼續領取失業保險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