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農民不管是在醫療待遇還是養老待遇的問題上,和城市居民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是為什么一直以來,國家不斷地提出統籌城鄉醫保制度、統籌城鄉養老制度的原因;
因為要更加確保農村農民的生保障和城市居民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這既是對農村農民的好處,也是對國家發展的一個促進;
因此,近日,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了一份文件,專項針對城鄉養老保險制度提出四個新的變化內容,做出四大新的調整!
要知道,在5億多人參保的城鄉養老保險中,95%參保的都是農民,也就是說,這四大新的變化、新的調整直接受益的群體就是所有農村農民!那么具體是哪些內容呢?
第一:提高基礎養老金
目前來說,我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70元/月,這是在2015年55元/月的基礎上做出的調整;
今年,將繼續提高基礎養老金待遇,這其實也是對所有參保農戶的一種直接性的保障!因為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是在逐年上漲的,城鎮職工退休后每月所能領取的基礎養老金都是在上千元,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不同,農戶每月到手的最多也就是上百元;所以,國家是有必要提高城鄉居民的基礎養老金;
第二:增加65歲以上老人的養老金
根據我國人社部的說法,針對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財力狀況等因素,地方應實際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對65歲及以上農村老人進行傾斜,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
因為對于65歲以上的老人來說,過去沒有這個制度,,他們沒有辦法繳費,即使繳過了費也是時間比較短,因此所能得到的養老金也很少,所以,這部分群體需要得到國家的重點關注;
第三:確定更加合理的繳費檔次
因為繳費檔次的確定其實是需要得到一個關鍵的說辭,畢竟這直接關系到所能領取到的養老金的多少;因此,此次國家強調,最高繳費檔次標準不能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對于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保留最低繳費檔次標準;
第四:增加繳費補貼
因為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的原則是“多繳多得”,所以繳費越多,能領到的養老金就越高;因此,國家鼓勵大家選擇高繳費檔次,提出對于選擇較高繳費檔次的人員增加繳費補貼;
綜上,根據人社部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1255萬人,其中,領取待遇人數15598萬人,月人均養老金125元,基礎養老金113元;說實話,確實是不高,尤其是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相比,但是,從上述國家所做出的四大新調整可以看出,往后城鄉養老報銷待遇定會有所持續提高!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