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老齡辦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億。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我國養老產業發展迫在眉睫。 同時,養老領域也是促消費、補短板的重要發力點。國辦10月份印發的《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強調,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加快推進公辦養老機構轉制為企業或開展公建民營。編制實施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在國辦印發的《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引導社會力量增加學前教育、健康、養老等服務供給。 2018年12月29日,國家主席簽發第二十四號主席令,即日起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吹響了養老產業深度發展的號角,一覽子支持政策必將加速落地! 擴大養老服務供給 多部委近期頻表態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除國務院相關文件屢屢提及外,人社部、民政部、衛健委、發改委、證監會、銀保監會等多個部委也將“養老”作為重大關切點,近期頻頻表態,將在養老領域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加緊研究制定見實效的重大政策;加大多元投入力度,進一步引入社會資本,擴大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等。 從權威人士處獲悉,相關部委正協同研究制定新一輪養老支持政策。作為下一步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主攻方向,家庭養老支持政策也將抓緊擬定,屆時家庭補貼、稅收減免等利好也將加快釋放。 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2018年10月23日表示,要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制定見實效的重大政策,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長遠的制度框架。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長盧愛紅10月31日表示,人社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具體方案,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 2018年11月16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證監會正在制定個稅遞延養老賬戶投資公募基金業務規則,同時,加強產品儲備,將養老目標基金及部分長期運作規范、投資風格清晰的公募基金納入投資范圍。而此前,證監會主席劉士余也提出,做好養老基金產品儲備,養老金賬戶銜接及平臺建設工作,為明年公募基金納入養老金配置盤子做好準備。 加大多元投入力度、引入更多社會資本仍是施策要點。歐曉理還表示,國家發改委將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同時,支持社會資本通過公建民營、發行養老產業專項債券等方式積極參與,持續擴大有效供給。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2018年10月25日表示,銀保監會將加大銀行業和保險業資金對養老產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外資銀行業、保險業機構參與養老金領域的業務,積極引入外資專業養老保險機構。 “下一步要推動各地將投融資、土地、稅費、人才支持等優惠政策落到實處,為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降成本、增便利。”歐曉理表示。 地方在行動 除了多個部委的表態以外,地方也已經行動起來。 據《北京日報》報道,2018年11月22日,北京市發布《北京市養老機構運營補貼管理辦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對由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或運營管理、具有法人資質的養老機構實施差異化補貼。并對服務質量進行星級評定,星級越高補貼越多。其中,值得注意地是,養老機構如有不參與服務質量星級評定、服務對象滿意率低于85%等情況,將被取消當年運營補貼獲取資格。養老機構全年平均入住率比上年底下降10%的,也將扣減當年運營補貼的20%。 上海方面,據《中國房地產金融》報道,2017年上海60歲及以上老齡人口已經達到483.6萬,而全市養老機構共計703家,床位數共計14.04萬張,供給依然緊張。上海市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顯示,到2020年,基本養老服務類下,養老機構床位達到15.9萬張,社區托養機構超過500家,社區綜合老年服務中心建成200家,全市老年護理床位達到戶籍老人人口數的1.5%。 面對持續攀升的老齡人口,上海市積極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老齡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國資國企、地產險資、民間資本,包括境外資本,對介入中國養老產業發展表現了更大的熱情。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關博表示,在繼續擴大養老服務市場開放程度和開放水平的同時,還要完善養老服務價格形成機制,規范公建民營等機構服務價格水平,引導民辦非營利機構價格回歸合理區間,形成更加廣泛和更高質量的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 醫養結合是促進養老服務業快速高效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產業發展主要方向。但標準規范的缺失一度遭到詬病。“我國尚未大面積實施長期護理保險政策,因此醫養結合的支付,包括如何對接醫保在實操過程中也會出現一定困難。特別是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層面,存在例如上門醫療的資質與合法性問題等大量空白與困難。”某業內知名人士表示。 據了解,我國將加快研究出臺醫養結合機構服務和管理指南,深入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據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監察專員王謙透露,國家衛健委將組織擬訂醫養結合的政策標準和規范,加快醫養結合已有規劃政策落地,推動相關部門建立統一的覆蓋城鄉的長期護理保險制。 “國家鼓勵全面放開養老產業,但現階段3-5年內不是放開的問題,是全面培育的問題。”上海養老產業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殷志剛表示,由于我國養老產業起步較晚,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需要政企聯手,群策群力,共謀發展。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