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各界關注。中國的養老金缺口有多大?哪些地方比較嚴重?如何讓你的養老沒有后顧之憂?網易研究局采訪了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董克用。 改革四十年 新經濟思想之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來源:網易財經) 60S要點速讀: 1、從新供給的角度來講,養老金融包括三個領域: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和養老服務金融。 2、現收現付的養老金模式正常運轉的前提是,人口年齡結構不能發生太大變化。這個制度在什么時候會發生問題呢?就是人口老齡化。 3、從全國整體來看,我們的養老金問題不大,仍然收大于支。當然這里面有財政補貼部分,如果不包括財政補貼,很多省份是收不抵支的。 4、即便現在不收養老金了,現階段積存的養老金,也還夠發一年半。 5、如果是失獨家庭,那他的房子已經沒有意義了,這些老人要為自己的養老來消耗掉它,沒必要把資產在那兒擱著。 6、“以房養老”一開始會是一個小眾產品,但是等大家的觀念慢慢轉變,開始追求美好生活,就會有人接受這個項目。 人大教授:中國養老金問題不大 仍然收大于支 以下為專訪精編: 網易研究局:從新供給學派的觀點來看,養老金融包括哪些方面? 董克用:未來幾十年,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老齡化問題,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和老人的總量,在世界上都是首位。將來的某一個時點,中國將有4.87億人口進入老齡,比例達到30%,這個規模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面對嚴重的老齡化和超老齡化社會,一批學者特別是新供給學派的學者們認識到,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能應對老齡化,金融領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為金融是經濟的血脈,養老的前提是你得有錢,之前你可以工作拿工資,但是老了之后,你就不工作了,那就有養老金的問題。所以養老金融的第一個領域,就是養老金問題。 第二個領域是金融如何支持養老產業的發展。因為老人有很多特殊的需求,這些需求要由產業來滿足。我們認為,發展這些產業必須有金融界的早期介入和支持,僅靠市場慢慢地發展,來不及應對這么快的老齡化速度。 第三個領域是對老年人的金融服務。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老年人上當受騙,特別是金融詐騙。我們搞過一次大范圍的調研,有5萬多份問卷,被調查的老人中,有33%遇到過各種各樣的金融詐騙。所以我們認為,對老年人的金融服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中國在制度建設上還沒有準備好。 綜上所述,從新供給的角度來講,養老金融包括三個領域: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和養老服務金融。 網易研究局:關于養老金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就是養老金的缺口?,F在的缺口究竟有多大?哪些地區問題比較嚴重? 董克用:說到養老金,大家特別關心養老金夠不夠。講這個問題之前,我簡單講一下養老金的概念。 國際上已經面臨老齡化的發達國家,大部分采取了三支柱或者叫多支柱的辦法,也就是說養老金不是只來自一個領域。 第一支柱是國家支持推出的公共養老金,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基本養老保險,由國家建立、國家財政兜底的。 第二支柱是職業養老金,我們國家叫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這個呢,有部分企業設立了,所以只有一部分人有。 第三支柱叫個人養老金,比如前段時間,上海、福建還有蘇州工業園區率先試點的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到明年就要全面推開了。 大家通常所說的養老金缺口是指哪一塊呢?其實講的是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 世界各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大多是采用現收現付的模式,也就是說在職的一代人繳費,支付給退出勞動力隊伍的這一代人,說白了,就是年輕人養老人。年輕人老了怎么辦呢?沒關系,后邊還有年輕人,年輕人再養這一批老人。 這個模式是發達國家,特別是德國,在十九世紀就開始試點實行的。從供給學派來講,這種模式是一個很聰明的制度安排,因為只要不斷有年輕人進入勞動力隊伍,不斷有老年人退出,隨著工資增長,只要繳費率不變,那年輕人繳的錢就多,老年人就能多拿養老金。 現收現付的養老金模式正常運轉的前提是人口年齡結構不能發生太大變化。這個制度在什么時候會發生問題呢?就是人口老齡化。一方面,進入勞動力隊伍的年輕人少了,大家不生孩子;另一方面,由于醫療條件、食品衛生等方面的改善,老年人活的越來越久了。 當初設計養老金制度時想的是,年齡人二十歲參加工作,六十歲退休,工作了四十年,繳費四十年,期望壽命是七十二三歲,需要領取十來年的養老金。但是現在很多人能活到一百歲,那就需要領四十年的養老金,這樣一來,制度就有問題了。 世界各國怎么應對這個問題?要么是延遲退休年齡,這個我們國家也在討論;要么就是年輕人多繳費,但是這個很難,因為負擔太重;要么就是老年人少拿一點養老金,這也很難,因為老年人不高興。最后只能是財政支付。 我們國家在這方面遇到什么問題了?我們的第一支柱,也就是基本養老保險,和世界各國有一個重大的區別,我們的不是全國統籌,目前仍然停留在省級統籌,甚至有些地方連省級統籌都沒達到,還是市縣統籌、省級調劑。 剛才我講了,一個國家年輕人工作繳費,養退出勞動力隊伍的一代人,那一定是一個國家的年輕人一起繳,然后養退休的老人。但是我們現在是分區域來做這件事,就遇到一個大問題,有些地區的老齡化程度高于另外一些地區,比如東三省,其中黑龍江已經完全虧空了,原來積攢的錢都用光了還不夠。 而有些地方的養老金出現了結余,比如深圳等新興的移民城市,很多年輕勞動力到這些地方打工、繳費,但是在那里退休的人不多,所以繳費的人多,退休的人少,養老金就出現了剩余。 目前,從全國整體來看,我們的養老金問題不大,仍然收大于支。當然這里面有財政補貼部分,如果不包括財政補貼,很多省份是收不抵支的?,F階段積存的養老金,就是現在都不收了,也還夠發一年半,所以有關政府部門底氣十足,說沒關系,保證發放,這個話從這方面來講是對的。 但是老齡化社會是個長遠的過程,而且我們現在處于老齡化加速的過程中,現在65歲以上老年人的占比是12%,我們將迅速的進入到17%、24%、30%,當然,這取決于年輕一代生多少孩子。如果年輕一代還不生,那老齡化程度將進一步加速、加劇,養老金很有可能會出現缺口。 人大教授:中國養老金問題不大 仍然收大于支 董克用談中國養老金缺口 網易研究局:前段時間,銀保監會發通知說,要將以房養老試點推廣到全國。但是在過去試點的四年里面,只有139人參加,為什么會這樣? 董克用:以房養老是發達國家發明的,已經做了很長時間。因為他們的一些理念跟我們不大一樣,他們認為,一代人要消耗一代人的財富,不太主張把財富轉交給下一代,所以遺產稅征得特別高。 這樣一來,發達國家的一些老人就不會把自己的房產留給下一代,而是年輕的時候貸款買房,退休不掙工資了,再把房子還給銀行,慢慢從銀行把錢拿回來,等離開人世的時候,最好的一剎那是:把錢又用光了??偟膩碚f就是,年輕的時候買房,年老的時候賣房,只是慢慢地賣,叫反向貸款。 這樣的理念讓我們國家的老百姓接受還很難。因為我們有錢了,先想到的是買房。絕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房子是家產,也是要留給孩子的遺產,怎么能賣掉呢。 再有,我們國家過去有一個口號,養老靠政府,政府來養老。這個說法沒有問題,但是你得看是什么水平的養老。如果只是吃飯穿衣,保證基本生存,那我們的基本養老金是夠的,現在全國平均城鎮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已經達2500-2600元,北京已經達到3900元。但是你要想有更美好的生活,這顯然不夠。那錢從哪兒來?所以,這個項目一開始試點很少有人響應是正常的,但是我認為有推行的必要。 另外,隨著我們老齡化程度的提高,中國還有一個特殊現象——由于長期推行獨生子女政策,中國出現了一批失獨家庭,據不完全統計,這個數據超過一百萬。如果是失獨家庭,那他的房子已經沒有意義了,這些老人要為自己的養老來消耗掉它,沒必要把資產在那兒擱著,每天生活還很艱苦,這是理性的行為。 長遠來看,這個項目一開始會是一個小眾產品,但是等大家的觀念慢慢轉變了,開始追求美好生活,就會有人接受這個項目,當然,這取決于個人的觀念。特別是當老人遇到特殊困難的時候,比如說失能失智,那就要有人照顧,這種照顧費用是很高的,雖然我們國家現在正在試點長期護理保險,但是費用也不是基本養老金能夠承擔的。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個試點將來還是有一定發展前景的。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