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社保服務網(m.titsandstockings.com)02月20日訊,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一年多過去了,生不生二孩?什么時候生二孩?成了逢年過節飯桌上、朋友圈、聚會時繞不開的話題。今年1月22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對外表示,去年我國出生人口明顯增加,是自2000年以來人口出生最多的一年,達到1786萬人,其中二孩出生占比大幅提升,超過800萬,二孩及以上占出生人口比重超45%。 在浙江,雖然二孩的生育積極性比預期低,但仍迎來了一波生育小高峰,去年全省分娩人數近73萬,這對我省產科、兒科等婦幼健康服務資源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門診調查 限號15個加號卻能加到30個 再生育咨詢門診“生意”火爆 近日,記者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的再生育咨詢門診處,俞穎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盡管每天限號15個,但每天來門診咨詢的人遠遠超過這個數,最多時甚至加號加到了30個,“來門診咨詢的二胎媽媽或計劃生二胎的媽媽,往往都是35歲以上或者頭胎是剖宮產。” 記者在再生育咨詢門診處進行了調查,對于為什么生二孩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 生倆娃讓奶奶外婆都有孩子帶 沈女士今年34歲,在一家IT公司做外文翻譯。她有一個3歲多的兒子,肚子里的二寶34周多了。 談起生二胎的原因,她說,其實早在結婚的時候就有這個打算了。“我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只有一個孩子的話,孩子讓哪方父母帶都是個問題?,F在我的兒子是由他爺爺奶奶帶的,但是我的媽媽也希望能有個孩子帶。”沈女士說,“而且,家里只有一個孩子,大家的寵愛都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了,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大好。” 由于頭胎是剖宮產,所以沈女士隔了幾年才懷二寶。“其實我生大寶的時候也想順產的,無奈孩子在肚子里42周多了仍不肯出來。打了四次催產素,結果過了3天,還是生不下來,只好選擇剖宮產。”現在生二寶,沈女士希望能夠順產,她會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 沈女士告訴記者,很多人考慮到大寶和二寶的相處問題而猶豫要不要二孩,但這方面對她來說不必過度擔心,由于大寶年紀小,所以對二寶的到來還很模糊。 “大寶很期待自己將來會有個小‘跟屁蟲’,可以陪著他玩,當知道這個玩伴在一年內還不能和他玩時,他還有點小失落呢。”沈女士說。 買了學區房只一個孩子用太“虧” “周圍好多人都生了二胎。我們部門有4個人結婚生了孩子,算上我就是第三個二胎媽媽了,另外一個生了一胎的同事也打算要二孩。”沈女士笑著告訴記者,有個同事要二孩的原因很特別:因為在市區買了一套學區房,想著如果給大寶一個人讀書,房子的經濟效益不能發揮到最大,于是就要了第二個孩子。 不少女性因意外懷孕生二孩 “意外懷上了,舍不得打掉,加上政策放開了,所以也就打算生下二寶了。”記者采訪發現,像蔡女士這樣由于意外懷孕而生二孩的人不在少數,在隨機采訪中,甚至占到了一半以上。她們本身沒有規劃要二孩,但意外懷孕后,考慮到經濟也能負擔得起二孩,便打算生下。 大關小學一個班半數家長生了二孩 39歲的馬女士前來醫院咨詢和檢查自己是否適合生二孩。“我兒子今年9歲,在大關小學讀書。我們有個家長群,只要家長曬了二寶,整個群里的人都會去恭喜。我一問才知道,這個班級50%的家庭都生了二孩。” 曬二寶的人多了,馬女士看著也動起了生二孩的心思。在她看來,一般35歲前的女性都是因為長輩的催促而生二孩,35歲后的都是因為自己有意愿才生二孩。 “我有個8歲多的孩子。孩子一個人太孤單了,加上現在家庭條件好,就想著再生一個。自己想生的,家里人也沒有給什么壓力。”“家里親戚都生了二胎,沒生的也都打算生,所以我也生了。”“生了孩子就可以不用去工作了。”……這些都是媽媽們給出的生二孩答案。 去年我省有近73萬個寶寶出生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生育小高峰的到來,對我省產科、兒科等婦幼健康服務資源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據省衛生計生委婦幼健康服務處處長張萬恩介紹,我省婦幼健康工作多年來打下的扎實基礎,是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保障,“近年來,我省婦幼健康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全省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分別為5.73/10萬、4.0%。和2.82%。,已達發達國家水平,在生育高峰來臨之際有效保障了母嬰安全。” 與此同時,我省婦幼健康服務體系也面臨嚴峻挑戰。張萬恩介紹,2016年全省分娩人數近73萬,較2015年增加21個百分點,高危孕產婦數量也同比增加13個百分點。 再生育咨詢門診量三年翻一番 面對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小高峰帶來的巨大壓力,各醫院也積極采取了相應措施。比如,浙大婦院從軟硬件設施著手多措并舉,其中2013年11月27日開設的全國首家“再生育”咨詢門診,2014年至2016年門診量逐年增加,從最初的2479人次發展到去年的5843人次。同時,開設各類高危??崎T診,針對高危妊娠不斷增加的現狀,專設孕前咨詢門診、糖尿病門診等特色門診,實行孕期營養一體化管理;擴容增加接待能力,調整婦科與產科間病種收治,此外,綜合創新技術運用,保障母嬰健康。 與此同時,加強兒科人才的培養。去年2月,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教育部的計劃,溫州醫科大學恢復兒科學本科招生。而浙江大學醫學院從2014年開始,與附屬兒童醫院合作,在“5+3”一體化專業中增設兒科方向。 浙江規劃 緩解產科、兒科資源緊張狀況 每年投6000萬元加強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張萬恩說,“為了緩解全省產科、兒科資源緊張的情況,省財政每年投入6000萬元,用于支持各地加強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力爭至‘十三五’期末,完成立項改建、擴建婦幼保健機構19家,新建5個區級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實現每個縣有一所政府舉辦的標準化婦幼健康服務機構。” 二孩政策全面開放后,高齡孕產婦增多,加強高危孕產婦的救治顯得尤為重要。張萬恩透露,接下來,省衛生計生委將落實全省高危孕產婦分級分娩管理制度,加強高齡孕產婦妊娠風險評估,嚴格實行高危孕產婦專案管理。加快推動實現每個市、縣均有一個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搶救中心。 床位方面,力爭到“十三五”末期,每千名兒童床位數增加到2.2張,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達0.8名,每千分娩量產科床位數17張。 生育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在懷孕和分娩的婦女勞動者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提供醫療服務、生育津貼和產假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國家或社會對生育的職工給予必要的經濟補償和醫療保健的社會保險制度。我國生育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兩項。一是生育津貼,二是生育醫療待遇。人社部《生育保險辦法(征求意見稿)》從2012年11月20日起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明確,生育險待遇將不再限戶籍,單位不繳生育險須掏生育費。 生育保險是通過國家立法規定,在勞動者因生育子女而導致勞動力暫時中斷時,由國家和社會及時給予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我國生育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兩項。一是生育津貼,二是生育醫療待遇。其宗旨在于通過向職業婦女提供生育津貼、醫療服務和產假,幫助他們恢復勞動能力,重返工作崗位。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