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社保服務網(http://m.titsandstockings.com/)10月19日訊,1、省內異地就醫有望及時報銷 “異地就醫”簡單來說就是參保人前往參保統籌地區外的其它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看病就醫的行為。根據以前我國醫療保險政策規定,符合異地就醫情形發生的醫療費用雖然可以報銷,但手續相對繁瑣,除需要留存好相關醫療資料外,還需申請人先行墊付相關醫療費用,然后攜帶上述資料前往社保機構或醫療機構辦理報銷手續。經審核,符合條件則報銷相關醫療費用。 改變后農民省內異地醫療有望及時報銷。今年,遼寧省全面推進省內異地就醫費用核查和即時結報工作。按要求,遼寧省還將逐步推進跨省就醫費用核查工作,選擇錦州、營口、遼陽以及沈陽地區部分省直屬省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開展試點。年內實現統籌地區參合患者在所在市范圍內就醫即時結報,并通過新農合平臺規范轉診到首批10所省直屬省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即時結報。 2、補助標準提高繳費或有所上浮 《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明確,合理劃分政府與個人的籌資責任,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此后,今年5月初,人社部、財政部發布通知,明確2016年各級財政對居民醫保的補助標準在去年的基礎上提高40元,達到每人每年420元。同時,居民個人繳費在2015年人均不低于120元的基礎上提高30元,達到人均不低于150元。
盡管目前已出臺的各省份方案中,還并未公布具體的個人繳費數額。但從地方官方的表述來看,嚴格按照國家要求。這也意味著,相比2015年,2016年各地居民個人繳費人均額度將會有一定幅度提高。河北省2016年城鄉居民參保個人繳費不低于150元,各級財政補助每人420元。待遇享受則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則,統一門診和住院報銷項目、比例,妥善處理好原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的特殊保障政策對接。 3、就醫報銷比例“就高不就低” 醫保未并軌前,不少地區新農合報銷比例略低,城鄉“并軌”后,這一現象有望得到改變。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后將遵循“待遇就高不就低”原則,參保人員特別是農村居民的醫保報銷比例顯著提高。 寧夏在全國較早地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鄉統籌前,城鎮居民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約為57%,農村居民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為53.59%。統籌后的2014年,城鄉居民在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66%。北京方面,依照當前門診報銷政策,城鎮居民一個年度門診報銷封頂線是2000元,而新農合是3000元,按照醫保待遇不降低的原則,政策合并后,城鎮居民的門診報銷比例有望提高。 上海方面,從住院待遇一項來看,整合前,城鎮居民醫保支付比例最低為60%(60歲以下),新農合最低只有50%,而整合后統一為70%。另外,上海市農村居民住院報銷費用也不再設“限”。原來參加新農合的農村居民在住院時,費用如果超過12萬元,超過部分就不能由醫保支付。整合后,12萬元封頂線取消,哪怕超過了也能繼續按照規定的比例結算。 4、藥品報銷目錄將大幅增加 根據地方人社部門提供的數據,城鄉醫保并軌后,各地醫保定點的醫療機構、醫保藥品的目錄,都明顯擴大。尤其對不少新農合參保民眾來說,整合后醫保用藥范圍成倍增長。 例如,天津市人力社保局透露,城鄉醫保并軌后,農村居民醫保藥品的數量從原來的2000多種增加到7300多種,增加了2倍。此外,農村居民就醫定點醫院的數量也由原來的30家左右,擴大到目前的1400余家。內蒙古的新農合藥品目錄由原來的1988種增加到2600多種,增幅達到三成以上,新農合實際報銷比例將逐步向城鎮居民靠攏。河北省新農合用藥目錄有1000種左右,城鎮居民基本醫保用藥目錄約有2400種,整合后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用藥目錄能達到2900種左右。再如,山東、廣東、寧夏城鄉醫保并軌后,城鄉居民統一使用基本醫保藥品目錄,農民的可報銷藥品種類分別從1100種、1083種、918種擴大到2400種、2450種、2100種,醫保用藥的范圍增加1倍多。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