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省通化市出臺《住房公積金失信行為懲戒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該市個人和企業所發生的公積金失信行為依法實施懲戒措施。 《辦法》明確了個人失信行為包括貸款、提取、繳存三大類。其中,貸款失信行為包括:以虛構、隱瞞事實和偽造材料等欺詐手段申請或獲得公積金貸款;未按時、足額償還公積金貸款本息。提取失信行為是指提供虛假偽造材料等欺詐手段提取本人、配偶或他人公積金賬戶內資金的行為。繳存失信行為是指單位繳存職工或個人繳存戶違反規定停止繳存公積金或降低繳存公積金的行為。 按照《辦法》,公積金繳存單位有失信行為的,該中心將進行懲戒,并進行重點檢查,把單位法定代表人納入失信行為黑名單;開發企業列入失信行為的,將與其終止合作關系,開發企業的樓盤將不再享有公積金貸款的權利;繳存職工出現騙提行為的,將凍結其賬戶三年,出現騙貸行為的,將失去5年內貸款的權利。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