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穩”字當頭,宿遷就業形勢持續向好 宿遷網訊(記者 侯蘇雨 通訊員 許建 張亮)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18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將穩就業擺在了“六穩”工作的第一位。為了交出一份讓群眾、讓企業滿意的“答卷”,近年來,宿遷市以“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為主線,堅持多管齊下、多點發力、多方施策、多措并舉,使就業形勢持續向好。 4月20日上午10時,在市人力資源市場,一場小型招聘會正在進行。“我學的是計算機專業,趁著這兩天回家過來看看,沒想到職位都不錯,適合我的還挺多的。”今年即將畢業的陳輝一大早就趕到招聘會現場,給自己就業“探探路”。 “在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辦周六招聘會已經成為了‘固定動作’,市民有求職需求時,每周都可以來。”市人力資源市場總經理姚嵩山告訴記者,不僅如此,我市還多管齊下,通過投放自助求職終端、開通“宿遷人力資源市場”微信公眾平臺、開發上線APP手機求職客戶端等方式方便勞動者求職。 如今,找份工作不難,但穩定就業不易。為此,我市重點在保障企業用工需求、推進就業扶貧、強化技能培訓和優化公共服務上下功夫。 “真沒想到,今年年初參加了縣里的幾場‘春風行動’招聘會,就解決了企業人才短缺的問題。”4月22日,江蘇騰盛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陳衛明告訴記者,今年“春風行動”期間,公司招聘到了200多人,其中還包括不少高技能、高學歷人才,給公司發展添足了動力。 作為每年招聘活動的“首秀”,“春風行動”不僅給求職者帶來了心儀的職位,還幫助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僅今年的“春風行動”期間,全市共舉辦各類招聘會486場次,達成用工意向6.32萬人次,90.1%企業完成招工計劃。“‘春風行動’如此深入人心,是因為我市將‘春風行動’提升至市委、市政府層面加以推進,通過全市聯動的方式全力保障重點企業用工需求,這一做法為全省首家。”市勞動就業管理中心副主任臧輝說。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就業”更符合實際需求和農民的愿望。“在這里工作沒有上下班時間,而且離家近,步行10分鐘就到了,工資都是計件的,做得多拿得就多。”在宿豫區仰化鎮澗河村的利鑫電子廠內,36歲的胡桂芳告訴記者,不耽誤帶孩子也不耽誤照顧老人,這樣的工作很適合她。 “家門口就業”不僅為穩就業打下了基礎,同時還為脫貧注入了活力。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家門口就業”工程項目,目前全市共有該類項目989個,帶動低收入農戶就業5.9萬人。同時,我市還積極開發鄰里互助類、村務服務類和巡防巡護類等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679人,撥付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共計2100萬元。 除了“穩”以外,我市就業形勢還逐漸向“好”方向發展。2018年,我市促進就業創業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基本就業創業公共服務滿意度位列全省第三。這其中,強化技能培訓是重要的“加分項”。 近年來,我市先后出臺了《宿遷市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關于開展“助能”扶貧培訓項目的通知》《開展重點群體免費職業培訓實施方案》《關于開展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構建了覆蓋城鄉所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政策體系。 此外,我市在進一步創新企業自主評價培訓模式的同時,還創新實施了“企業下訂單、培訓機構出菜單、勞動者點單、政府出資買單”的“四單”培訓模式,實現了“招生即招工、上課即上崗、結業即就業”。2018年以來,全市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培育技能人才4.2萬人,開展城鄉勞動者就業技能培訓7.9萬人。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
- 上一篇:濟南公積金中心入駐高新政務中心
- 下一篇:煙臺市社會保險短信通知服務將覆蓋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