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財政部部長劉昆,副部長程麗華、劉偉就“財稅改革和財政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社發
今天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副部長程麗華、劉偉就“財稅改革和財政工作”主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劉昆當場表態,財政部將認真落實減稅降費,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對于百姓關注的社會保險基金,劉昆表示運行情況良好,能夠確保養老金正常發放。
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負
新華社:今年的減稅降費,具體將從哪入手?
劉昆:減稅降費是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頭等大事,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重大舉措,具有一舉多得的效果。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精心組織,堅持實打實、硬碰硬,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
今年,除了實施年初已經明確的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免政策和全面落實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外,還將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這是今年減稅降費的“主菜”。一方面,我們將注重突出普惠性,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到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雖然6%一檔的稅率沒有變,但也將采取加計扣除的方式,通過一系列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另一方面,我們將注重與稅制改革相銜接。
在降費方面,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到16%。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對勞動密集型企業提高穩崗和社保補貼力度。加快推進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繼續提高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使社?;鹂沙掷m,企業與職工同受益。
我想說明的是,我們公布的是年化的全年預計數,與當年實際減稅降費的數額不一定完全一致。由于2018年減稅措施的“翹尾”影響會高于今年,今年的減稅實際數額會高于全年預計數。
今年2.8%的赤字率并不高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今年2.8%的赤字率是如何決定的?
劉昆:我們通過認真研究平衡,將今年的財政赤字率定到了2.8%,提高了0.2個百分點。這是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財政可持續發展因素后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一方面,是強化逆周期調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另一方面,也與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有效降低企業負擔相適應。
當然,除了適當提高赤字率,中央財政還增加了對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的力度,地方財政也將多渠道盤活各類資金和資產。這方面也籌措了一部分資金,可以讓我們不用過高地提高赤字率。
總的說,今年的赤字安排是積極的、穩妥的。從規???,今年全國財政赤字擬安排2.76萬億元,比去年增加了3800億元,這已經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從赤字率看,今年預計是2.8%,始終控制在國際通用的3%控制線之內,和世界主要經濟體相比也不高。我想說,中國政府的舉債不是用于機構運轉、人員工資等經常性支出,而是用于有效投資,形成了可償還債務的對應資產。這是和許多國家不同的地方。我們還將繼續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在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和著力保障重點支出的同時,保持財政的可持續發展。
加力提效不是搞“大水漫灌”
人民日報:積極財政政策將從哪些方面加力提效?
劉昆: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作為財政部門,關鍵是要做好“加減乘除”這四則運算。
做好“乘法”是最重要的。減稅降費是今年積極政策的頭等大事,我們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為明顯的降費。
做好“加法”,就是加大財政支出力度。今年將繼續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擬安排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13萬億元,重點增加對脫貧攻堅、“三農”、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生態環保、民生等領域的投入。此外,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萬億元,重點支持重大在建項目建設和補短板。
做好“減法”,就是堅持政府過緊日子的思想,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預算,取消低效無效支出。中央財政將帶頭嚴格管理部門支出,一般性支出要壓減3%以上,“三公”經費壓減3%左右。地方財政也要比照中央做法,從嚴控制行政事業單位開支,把省下來的錢用于保障民生支出,不斷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從目前看,地方壓支力度很大,有的甚至超過了5%。
做好“除法”,就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我想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不是要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也不是要搞政府大包大攬,而是要實施逆周期調節,更好應用市場化、法治化的手段,采取改革的辦法,著力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政府采購預算 留三成給小微企業
經濟日報:今年的財稅政策如何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劉偉:簡單講,有四個方面。一是減稅降費,除了降增值稅之外,我們把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標準進行了調整,5000萬元以下、300人以下、應納稅所得額在300萬元都是小型微利企業。這項政策,讓大部分企業“有感”,1798萬戶企業都納入了調整范圍。此外,我們還規定,四種地方稅可以減半征收,拓展科創類企業稅收政策的適用范圍。
二是推動解決融資難問題。財政部門安排了100億元資金用于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農村自主創業農民也納入此范圍。個人創業擔保貸款也從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
三是運用好政府采購政策。財政部準備和相關部門一起,調整現有辦法,在政府采購預算中至少留下30%的額度面向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在參與采購競爭時,給予5%至10%的價格扣除政策。另外,還準備建立預付款保函制度,對于有保函的小微企業,可以提前預付一部分貨款。
第四,財政部將繼續安排資金,支持中小企業“雙創”升級。
絕不允許地方新增隱性債務
彭博新聞社: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有多大?如何化解這類債務的風險?
劉昆:目前,我國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到2018年年末,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是18.39萬億元,相比綜合財力的比例為76.7%,遠低于國際通行的100%至120%的警戒線。全國政府債務余額是33.35萬億元,負債率是37%,遠低于歐盟60%的警戒線。從這幾個數字看,中國的債務風險是很低的。
我也不回避,確實有個別地方政府仍然存在在法定限額外,通過融資平臺公司,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借債務,即所謂的隱性債務。我們已經采取嚴格措施,要求地方政府不發生新的隱性債務。
下一步,財政部還將嚴堵違法違規舉債的“后門”,給地方政府債務戴上“緊箍”。一是遏制增量,嚴控違法違規的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管控好新增項目融資的金融閘門。二是化解存量,堅持“誰舉債誰負責”,依法實行債權人和債務人共擔風險,糾正PPP、政府購買服務中的不規范行為。三是推動轉型,推動融資平臺公司公開透明合法運營,嚴禁新設融資平臺公司,堅決制止將公益性事業單位變成融資平臺。四是監督問責,堅決查處問責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終身問責,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養老金能確保正常發放
央視:去年我們出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效果如何?
劉昆:目前,社會保險基金運行情況良好,能夠確保養老金正常發放。整體上,社會保險基金是收大于支的,滾存結余仍處增長態勢。初步統計,去年全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6萬億元,支出3.2萬億元,當年節余4000億元,滾存結余4.6萬億元。
當然,受人口老齡化加劇、人口流動不均衡等影響,確實有部分省市的社會保險養老基金的收支平衡壓力較大。但從去年7月1日起,已經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節制度,調節比例從3%起步,以后還會逐步提高。根據統計,政策執行半年,調劑額為2400多億元,有22個省份從中受益,受益金額為600億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各地基金負擔“苦樂不均”的問題。
為確保各地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今年還將繼續提高調劑比例,從3%提高到3.5%,預計全年中央調劑規模將達到6000億元;二是加大補助力度,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準備安排中央基本養老金轉移支付預算7392億元,重點向基金收支矛盾較為突出的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省份傾斜。三是彌補收支缺口,對于通過中央調節和中央財政補助后,資金仍存在滾存缺口的省份,將按照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擔的原則,彌補資金的缺口。四是加快規范養老保險的省級統籌,推動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從今年的養老基金安排情況看,各個省都能做到平衡。
本報記者 趙瑩瑩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