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社保服務網(m.titsandstockings.com)06月09日訊,西安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面開展異地就醫結算。 為改善民生,積極面對“解九難”之“看病難”問題,西安市政府近日印發《西安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綜合監督管理體系,形成五位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居民健康卡功能 逐步并入社???/p> 方案要求,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行市級統籌,由市衛計委統一管理。城鎮職工醫保仍由市人社局管理。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商業保險、大病醫療救助均在市、縣醫保中心實現“一站式”服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計生、民政等行政部門和商業保險公司經辦人員統一進駐醫保中心,集中辦公、一體化服務,建立基本醫保、大病商業保險、大病醫療救助等在經辦環節的無縫銜接機制。將居民健康卡功能逐步并入社會保障卡,實行網卡合一、綜合監管。 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在基本醫保報銷的基礎上,報銷比例不低于50%,出臺貧困人口醫保政策。全面開展異地就醫結算,方便群眾就醫報銷。 鼓勵大醫院醫生到基層服務 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實現市域內優質醫療資源全覆蓋。在城區建立醫療聯合體加全科醫生制度模式,在縣(區)域推行縣鎮村醫療服務和管理一體化。建立城市公立醫院幫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制度,鼓勵大醫院醫生到基層服務。 重點推動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醫務人員下基層,城市三級甲等醫院要足額派出管理人員、醫務人員,在一定時期內全職在合作辦醫的二級醫院工作,派出人員統一納入縣級醫院管理,實行聯合考核。市三級甲等醫院要與1-2個區(縣)二級公立醫院建立全面托管等方式的合作辦醫關系,與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長期技術指導和分級診療協作合作機制。明確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逐步建立起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共同參與的利益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 向下轉診患者免除基層起付線 制定常見病種出入院和雙向轉診標準,除特殊情況外,一般患者就診均進入分級診療體系,實現不同級別和類別醫療機構之間有序轉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和使用的銜接。充分發揮醫保政策的杠桿作用,對不同類別與級別醫療機構實施差別支付,注重向基層傾斜。上轉患者實行累計起付線政策,下轉患者免除基層起付線。下調應轉診而未經轉診到二級以上醫院就診患者報銷比例,積極推動慢性病患者、康復期患者向下轉診。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幾方共同分擔 逐步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標準,加快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探索建立簽約服務收付費機制,簽約服務費由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付費等分擔。 開展健康服務,設立家庭病床。探索形成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醫療機構內設老年病區、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開展合作、支持社會資本興辦醫養結合等工作模式。 建立非公立醫院負面清單 實施衛生屬地化管理,對區域內所有醫療衛生資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準入、統一監管。對非公立醫療機構進行行業監管,納入統一的醫療質量控制與評價范圍,建立負面清單和不良行為積分管理制度,健全退出機制。合理核定公立醫院床位規模、人員數量,在崗位設置、收入分配、管理使用等方面,打破人員編制限制,實行全員統籌,實行崗位管理和全員聘用。 將醫保監管延伸到醫務人員診療、檢查、檢驗、處方等服務行為,有效控制醫療費用。建立病人隨(回)訪制度,通過醫保經辦機構對住院病人情況隨(回)訪,強化對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 居民基本健康信息共享 推行遠程病房 建立市級區域衛生計生信息平臺,按統一標準做好市級平臺與省、縣(區)平臺的對接,實現轄區內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和80%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互聯互通,逐步實現居民基本健康信息共享。推行“互聯網+醫療”,開展在線預約診療、遠程會診、遠程病房等項目。全面實施健康醫療信息惠民行動計劃,方便居民預約診療、分時段就診、共享檢驗檢查結果、診間付費以及醫保費用的即時結算。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