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社保服務網(m.titsandstockings.com)04月01日訊,2017年的基本養老金再次上調在意料之中,不過漲幅卻再創新低,僅為5.5%多少有些意外。 3月29日,財政部網站公布了2017年的中央財政預算,其中,在“關于2017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的說明”中指出,基本養老金轉移支付預算數為5666.17億元,比2016年執行數增加691.47億元,增長13.9%。主要是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 此前一天,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賈江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將改革和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同時,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保持適度待遇水平。 “財政部和人社部都已公開表示建立此機制的話,說明這項工作已被提到日程上來了,也許今年就有可能推出。”3月29日,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董登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快建立這種制度化、常態化、自動化的養老金調整機制,既符合國際慣例,也有利于滿足經濟環境發生改變后的新常態養老金調整的需要。 高速增長時期結束 2017年的基本養老金繼續上調意味著,從2005年開始,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實現了“13連漲”;但5.5%的新低漲幅同樣預示著,養老金高速增長的時期已成為歷史。 2005年,企業養老金開始全面上調,平均漲幅在10%左右,這一漲就是11年。直到2016年,養老金漲幅突然直接降至6.5%,也就是說,我國的養老金在高速增長11年之后,首次迎來了個位數字的漲幅。 對于養老金連續多年高增長之后的首降,人社部給出了兩個原因: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物價漲幅、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均放緩;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養老保險贍養負擔不斷加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不斷提高,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越來越大,基金支撐能力出現下降趨勢。 2005年至2015年間,雖然我國GDP的年度增長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但10年時間里中國GDP提高了300%;其中,2011年之前的平均增速都在10%以上,此后的2012年出現斷崖式下降,直到2015年GDP增速首次跌破7個百分點為6.9%,隨后,2016年的基本養老金的漲幅首次下調至6.5%。也就是說,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經濟增長都在10%以上,工資的增長也在10%以上,養老金的調整也是水漲船高,如今,我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同時,養老金的水平已經到了相對合理的水平,那么,養老金的高速上漲時期也將隨之結束。 2017年養老金漲多少?2017養老金十三連漲預計漲幅5.5%。“此前,養老金漲幅的多少有它的必要性:首先,早年,我國的物價水平和工資水平都漲得比較快,這樣的情況下,養老金常年保持10%的高速增長符合高物價和高工資增長的需要;其次,我國原來的養老金基數比較低,高增長是一個快速補充提高的過程,之所以滑落到5.5%的漲幅,說明我國的養老金已經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給付性增長已經結束。”董登新表示,今后,我國養老金的調整將需要一套制度化、常態化、自動化的機制和標準,該調整機制出臺之前,漲幅應該保持相對穩定的水平,有利于平穩對接。 2005年調整前,我國人均養老金水平為700元/月,如今,企業退休人員工資已經超過了2000元/月,連續較大幅度調整基本養老金,對改善企業退休人員生活、促進社會公平發揮了積極作用。 調整有望常態化 經過13年連漲之后,建立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終被提上日程。 2017年養老金漲多少 2017養老金十三連漲預計漲幅5.5%。早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財政部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查的《關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就明確表示,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 “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是制度轉型的標志,養老金實施公式化調整之后,就是一種新的制度化,屆時,養老金調整將會是一種制度化、常態化、自動化。”董登新表示,調整機制有利于養老金的調整更加的客觀公正,養老金的調整不再需要靠猜,相關預期將會形成一個社會共識,通過公式便可自知,同時,有利于減少政治因素的干擾。 所謂制度化,就是基本養老金每年的調整應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來規定,而不是由國務院來決策和發文;常態化,就是以后每年的調整都按照社保年度發布和實施,比如,按照社保年度,每年6月份公布下一個年度調整的幅度,形成規矩;自動化,就是每年調整的幅度在技術層面可以用一個公式來鎖定,這個公式涵蓋GDP增幅、社會在職平均工資等各種參數。 那么,既然是建立合理的調整機制,就有“增項”和“減項”兩個方面因素需要考慮,總體來看,增項就是物價、經濟的增長;減項就是人口結構的老化、繳費能力的降低。 對此,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從國外經驗看,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普遍建立了基本養老金的調整機制,對養老金水平定期調整,多數國家每年調一次,調整水平多與物價或工資指數掛鉤,或綜合考慮物價和工資增長狀況,有的國家還兼顧人口結構變化等。此次調整就綜合考慮了與工資增長狀況、物價變動狀況的關系,可以看作建立合理調整機制的開始。 下一步,有關部門將總結連續調整養老金的經驗,借鑒國外經驗,結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頂層設計,盡快提出建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的具體方案,合理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發展可持續。 同時,從建立統一的養老金的調整機制來講,今后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在養老金的調整方面基本上同步,而且調整幅度大致相當,有利于避免過去由于雙軌制導致的待遇差持續地延續下來。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主任諸福靈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改革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建立一套與物價上漲、經濟發展等因素“同頻共振”的科學指標體系迫在眉睫。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
- 上一篇:西安2017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調整
- 下一篇:曲靖47家建筑企業參加工傷保險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