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社保服務網(m.titsandstockings.com)03月10日訊,財政部部長肖捷近期表示,要進一步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堅持精算平衡的原則,做到兩個確保:一是確保制度可持續,二是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此前,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要求推進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對此,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旗下的長江養老保險總經理助理葉蓬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一家專營養老金管理的公司,長江養老期待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出臺。 呼喚稅延型養老險面市 此前有消息稱,個稅遞延養老保險產品定位于契約型產品的可能性較大,且可能暫不會開放投連險產品。相關調研顯示,對于個稅遞延保險實施稅優的政策,在被調研的企業中近七成表示會考慮引入該產品,而近六成的參加調研員工愿意購買個稅遞延型年金產品。 據了解,商業養老保險從狹義角度上講是一種契約型產品,由保險公司提供。一般商業養老保險分為傳統險、分紅險、萬能險與投連險。廣義角度的養老保險涵蓋傳統意義上的“三支柱”,包括第二支柱信托型模式管理的企業年金。 契約型產品和信托型產品相對,契約型是投保人和保險公司簽訂相關保險合同,風險收益雙方共同承擔,而信托型管理模式則是由委托人承擔,年金管理人根據委托人的風險收益偏好進行管理,如企業年金。 因為牽涉部門比較多,稅延型養老保險幾乎年年被指“即將推出”,但誰也無法確知何時能真正面市。 商業養老險應發揮更大作用 業內人士認為,以稅收優惠等措施加快養老保險體系中“第三支柱”的發展,可以對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的不足加以補充,提高養老金替代率,滿足個人多層次的養老需求。 多層次養老體系是指國家層面承擔的基本養老保險作為第一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作為第二支柱以及個人投資購買的商業養老保險作為第三支柱,最終形成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但在實踐中,我國尚未形成個人主動購買商業養老保險、自擔養老責任的社會養老習慣。 長江養老客戶服務部總經理鄔慧蕓介紹,2015年以來,關于基本養老和職業年金的政策相繼出臺,兩大領域的市場化步伐加快。在這種大背景下,長江養老入選基本養老保險證券投資管理機構,實現養老金“第一支柱”的突破。 2016年,長江養老資產管理規模連續突破2000億元和2500億元大關,資產管理規模增長近60%,創歷年新高,而每500億元管理資產的累計周期也由成立之初的5年縮短至目前的6個月。2015年以來,長江養老已在個人養老保障產品領域推出了總計超過10款的個人養老保障產品,累計銷售規模近百億元。2016年,公司也首次嘗試微信公眾平臺銷售個人產品,目前已有3.6萬綁定微信客戶。 “從國外經驗看,政策支持會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的快速發展,我們也很期待國內的相關政策早日落地。”葉蓬說。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