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社保服務網(m.titsandstockings.com)03月02日訊,3月1日,從北京市民政局獲悉,日前召開的市老齡委2017年第一次全體會議正式印發了《2017年北京市老齡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根據《要點》,今年全市各部門將計劃七項老齡相關工作。其中在提到醫保報銷政策的調整方向時,《要點》明確,在今年11月底前,在本市醫藥分開改革中,相關部門要對基層衛生機構和大醫院實行“差異化”的醫事服務費醫保報銷政策,提高基層衛生機構醫事服務費報銷水平,使老年人在社區衛生機構的個人負擔明顯低于大醫院。 在新一輪醫改過程中,將大醫院、三甲醫院中過于集中的資源、患者分散到各級醫療機構中,讓資源更合理、充分地被利用,已成為一個主流的改革趨勢。此前曾有分析稱,長期以來,中老年患者已形成無論病情輕重緩急一律去大醫院看病、定期去三甲醫院拿藥的習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們身邊的社區醫院被“忽視”了,如果能從醫保報銷層面給予基層醫療機構更多傾斜,將會更有力地吸引這部分人群調整看診、拿藥去向。 其實,去年北京市人社局就曾出臺新政明確,全市將進一步加大在社區就醫的傾斜力度,全力保障參保人員在社區就醫用藥需求,減輕個人醫療費負擔。據介紹,目前,本市參保職工在大醫院門診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為70%,如果參保人員到社區醫療機構就醫,門診報銷比例可達到90%。 舉例來說,職工王女士患糖尿病多年,長期服用的一種降糖藥每年藥費5200元。在三級醫院報銷的比例是70%,個人負擔1560元。如果王女士在社區就醫用這種藥,個人負擔只有520元,每年就可以節省1040元。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