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社保服務網(m.titsandstockings.com)01月20日訊,春節將至,不少農民工帶著行李開始了自己的“雁歸”之旅。在這些人中,有的人年后還會回來繼續做工,有的人則想要尋找另外的就業機會。不少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進城務工的第一代農民工,歲數已接近中老年。他們中的不少人都不知道自己打工時有沒有交社保,也不知道現在繳納的養老金,將來“關他們什么事兒”。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農民工總量為27747萬人,其中50歲以上的占到17.9%,超過4600萬。按照我國現行規定,企業男性職工年滿60周歲、女性職工年滿55周歲就可以退休,從社?;痤I取養老金。然而,如今五六十歲的農民工中,養老保險繳滿15年的并不多。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現狀,原因既有農民工自身的原因,也有用工單位及社保政策施行方面的原因。自身原因包括目前的中老年農民工的參保意識淡漠,對于勞動所得缺乏投保理念,傳統的儲蓄觀念仍占據主流,認為“錢還是攥在手里最安全”,而且普遍抱著“干一天算一天”的態度,更別提做養老規劃。 用人單位方面則長期以來都存在用工方式不規范的情況,不少企業都沒有執行強行推行的給員工繳社保的政策,與農民工簽訂合同時也都是實行“自由招募、自愿退出”的原則,由企業來決定是否參保。這樣一來,本來就對社保知識一無所知的農民工自然不會提出參保請求,于是自身的直接利益就這樣被“腰斬”。 而政策方面呢,目前五六十歲的農民工基本屬于第一代農民工,他們絕大部分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進城務工,《勞動合同法》則在2008年才正式實施,由于以前沒有參保,即使現在參保,也無法達到15年繳費年限了。同時,繳費轉移接續麻煩,耗時耗力,也使得不少已經參保的農民工被迫中斷社保甚至棄保。這些原因,都使得農民工的參保率極低,也讓他們陷入“不知道養老金關他們什么事”的窘境。 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既要幫助農民工轉變理念,又要在企業監督和進一步的制度關懷上下功夫。鑒于農民工對社保尤其是養老保險等基本險種的重要意義還認識不清,社保部門應該在政策宣傳方面加大力度,爭取在農村、社區、企業強力宣傳,讓社保理念深入人心。對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變著法子不給農民工參保的行為,則要加強社保執法,除要求補繳社保費外,還要課以重罰以儆效尤。在養老保險異地轉移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全國聯網步伐,減少農民工繳費轉移和接續的時間、人力成本,以確保提高農民工社保的參保率,同時,《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要盡快出臺,讓農民參保的各方面保障有法可依。 高齡農民工的養老問題已經是一個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作為城鎮化的主體,他們的社保和養老問題無疑呈現著我國的城鎮化程度,唯有做好這方面工作,才能讓農民工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而不是把錢攥在手里。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