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社保服務網(m.titsandstockings.com)01月12日訊,1月11日晚,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舉行記者會,省教育廳廳長王嘉毅介紹了全省深化教育改革情況。為應對二孩政策放開,我省將加大城市幼兒園建設支持力度,為農村幼兒園補充4000名教師。教育改革紅利也惠及更多貧困家庭和學生。 A.我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王嘉毅介紹說,我省高度重視教育改革和發展工作,堅決貫徹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助推精準扶貧,大力推進教育公平,有效破解農村家庭因教致貧、返貧等難題,使教育改革紅利更多更好惠及貧困家庭和學生。大力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6年蘭州市紅古區等15個縣區通過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評估驗收,至此我省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的縣市區達到44個。全面改薄項目3年投入中央和省級資金145.7億元,惠及全省11295所義務教育學校的252萬學生。 強力推進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學前教育跨越發展。2016年,建設幼兒園2465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比上一年提高15%。全省已基本實現鄉鎮、58個貧困縣1500人以上行政村、17個插花縣行政村、革命老區行政村、藏區行政村幼兒園“五個全覆蓋”。按照每年每生1000元的標準,共對163.4萬多名幼兒發放資金7.76億元。 B.每年5000萬元支持各高校推進就業創業工作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實施“甘肅省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工程”,每年專門安排財政資金5000萬元,用于支持各高校推進就業創業工作。2016年共有19所高校的35個創新創業項目獲得專項資金支持,受益學生達到20萬人。 深化高校體制改革。重點支持9所大學進入高水平行列,重點建設50個左右一流學科,2016年3所高校入圍中國大學ESI全球前1%學科排行榜。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和專業結構,新設置甘肅商貿職業學院等4所高職院校并實現首屆招生。發起成立蘭白試驗區聯合創新研究院,4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首批加盟。截至目前,省政府與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7所院校開展省校戰略合作,與中國人民大學等5所高校達成了省校戰略合作意向;有7所高校實現了省部(局)共建。 C.去年我省為16.36萬名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金6.03億元 傾斜提高待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2016年,我省共為16.36萬名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資金6.03億元,較2015年年底人均補助標準提高了172元,平均達到每人每月300元。2016年培訓鄉村中小學教師108170人次,校長6070人次,幼兒園教師18779人次,園長1000人次。通過國家“特崗計劃”招聘、國家免費師范生引進、省政府民生實事教師招考、教育部學前教育巡回支教志愿者招募等項目招聘教師6552人。 擬定了《甘肅省教育綜合改革重點推進事項實施方案》,共72項改革舉措,包括完善教育精準扶貧機制、深化學校體育美育改革、改革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機制、推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推進農村教師管理制度改革、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深化高校綜合改革等七方面內容,已通過教育部審議。 王嘉毅表示,下一步我省將堅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決補齊鄉村教育突出短板,堅決筑牢教師隊伍基石;發展上優先考慮教育事業,工作上優先推進教育改革,保障上優先支撐教育發展;教育投入向農村傾斜,教育資源向鄉村教育傾斜,教師編制、職稱評聘等向鄉村學校傾斜,制定并組織實施好一批有高度、有力度、有溫度的教育改革政策和改革措施,大力推動教育改革邁上新的臺階。 D.應對二孩政策放開,將為農村幼兒園補充4000名教師 就記者提出的二胎政策實施對學前教育發展帶來哪些挑戰?王嘉毅回答說,下一步,我省將制定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著力解決制約我省學前教育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2017年繼續支持革命老區、藏區和貧困地區貧困村建設1000所幼兒園,進一步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提高農村幼兒園運轉能力和辦園水平,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采取適當方式為農村在園幼兒提供營養午餐,減少農村家長接送次數,更好服務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隨著我省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和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城鎮學前教育資源緊缺問題日益突出,群眾需求強烈。為此,將計劃出臺加強城鎮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和管理使用工作的指導意見,開展專題調研和清查回收工作,督促市、縣落實小區與配套幼兒園“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的規定,加大城市幼兒園建設支持力度,著力緩解城市入園難問題。 同時,繼續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富余中小學教師轉崗等多種形式補充招錄幼兒教師,計劃為農村幼兒園補充合格幼兒園教師4000名。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貼政策,積極爭取支持開展鄉村幼兒教師周轉宿舍建設,提高幼兒教師待遇,確保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