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社保服務網(m.titsandstockings.com)01月09日訊,“政府應該鼓勵人們延遲退休,但應該采取措施區別對待,讓想退休的人選擇退下來,而不想退休的人可以延遲退休。” 近日,人社部通過其官網表示,“目前我們已經研究形成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初步方案,擬將方案要點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根據各方面意見修改完善后報黨中央、國務院決策。”按照人社部的計劃,2017年將出臺延遲退休方案,而2022年將正式實施延遲退休。 按照我國現行管理體制,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50周歲即可辦理退休手續。那么,我國為何要推出延遲退休的方案呢? 第一,我國人口結構性老齡化日趨嚴重。截至2015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超過16%,總數達到2.2億,65歲以上人群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5%。到2020年,60歲以上人群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近19%,65歲以上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近13%。 第二,人口的預期壽命正在上升?,F在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即60年前制定的,當時的人口預期壽命還非常低,現在社會發展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口預期壽命大大提高。根據國務院新聞辦2016年12月1日發表的《發展權:中國的理念、實踐與貢獻》白皮書,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前的35歲提高到2015年的76.34歲,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 第三,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個人養老金賬戶出現虧空,空賬規模近3.6萬億元(《中國勞動保障發展報告(2016)數據)。而一些地方則出現退休年齡提前的現象?,F在很多人感覺到退休以后收入更有保障,按照國家政策,退休收入每年增長10%左右(去年增長6.5%),而政策對在職的人員激勵不夠,收入增長趕不上養老金增長,這對在職人員是一個剌激。 現在的狀況是,我國或將在2017年下半年推出延遲退休征求意見稿,目前相關部門只是在調研和討論階段,沒有形成具體實施方案,延遲退休方案在制度之中。不過,人社部官方也承認,現在所面臨最大的難題就是,不同人群對延遲退休的接納程度不一樣。而筆者認為,延遲退休已是大勢所趨,要想讓延遲退休順利推進,政府部門應做好以下幾件大事。 首先,政府應該鼓勵人們延遲退休,而延遲退休年齡不應該一刀切?,F在一些從事重體力勞動者或者身體虛弱的職工,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早點退休,而另一些從事腦力勞動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或者科研院所的專家們,他們卻希望自己再多干幾年,發揮一下余熱。所以,政府部門應該采取措施區別對待,讓想退休的人選擇退下來,而不想退休的人可以延遲退休。 國外在這方面的做法比我們好得多。澳大利亞為了鼓勵人們延遲退休,政府對于達到選擇延遲退休者,每年給予獎勵;2014年的獎勵標準是1552澳元,而且延遲時間越長,獎勵將會成倍增加。如果延遲四年退休,政府獎勵額度將達到24846澳元。這體現的是國家與個人的責任共擔,因此澳大利亞延遲退休的阻力相對較小。 再者,在延遲退休的同時,要切實解決好就業問題。人社部專家認為,延遲退休將實行“小步慢走”而非“一步到位”,每年只延遲幾個月,影響人數非常有限,不會對勞動力需求產生大的沖擊。但實際上,鑒于國內外經濟增速下行,使得我國每年的新增就業人口和下崗工人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如果再實行延遲退休制,一大批老職工退不下來,那么就業難矛盾將更加凸現。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平均每年需要在城鎮新就業的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人大約為1500萬人,而目前每年大約有700萬人退休,延遲退休也就意味每年相應期間或減少約700萬個就業崗位,就業形勢可能更加嚴峻。 最后,我國養老金體系不透明不可持續。目前我國基本養老金制度中,本該屬于個人所有的個人賬戶基金,被社會統籌賬戶借支,導致個人賬號長期空賬運行,參保者權益受損,無法建立起個人繳費與待遇領取之間的激勵機制。參保者普遍愿意早退休而不是延遲退休。所以,我國養老金體系賬戶應該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公眾監督。這樣不僅可以杜絕養老金被挪作他用的事情發生,還可以讓民眾對于養老金賬戶收支是否平衡等情況一目了然。 (文章來源:濟南社保代繳公司)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