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的進一步深入,來衡投資的企業日益增多,人民群眾人均年收入穩步增長,幸福指數不斷提升,但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和受益人群沒能得到同步擴大。通過調研發現,造成此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我市缺乏督促新成立企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多部門聯動監管機制。二是缺乏獲取企業設立的信息渠道。我市在住房公積金的繳存建制等方面較先進地市有所落后,影響和制約我市高質量發展。
為解決此問題建議:一是建立多部門聯動監管機制。由食品和市場監督管理局、稅務局、行政審批局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相關部門聯合出臺制約機制,初步將注冊資金在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作為重點監管對象,在其辦理公司設立相關手續時,將依法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作為一項硬性要求。同時,對已成立但未建制的企業,加強綜合監督,督促其依法履行義務。二是拓寬住房公積金信息獲取渠道。建議建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與企業設立的相關行政審批部門的合作機制,以便管理部門及時掌握新增企業名單、企業規模、注冊資金等方面信息,節省人力物力,切實做到精準執法。
(文章編輯:濟南公積金代繳公司)
|
------------------------------------------分隔線------------------------------------------